2025-01-29
济南公积金离职后怎么提(济南公积金怎么提出来)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济南公积金离职后怎么提取
- 2、济南公积金离职提取条件
- 3、济南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
- 4、济南公积金辞职多久
济南公积金离职后怎么提取
下载,注册并登录济南公积金App,点击底下菜单“我的”;选择“提取业务办理”;选择提取原因为“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本市提取”;填写信息,点击计算最大提取金额,上传图片等按钮;点击提交,等待业务处室柜员审批;审核通过后会通过银行转账到银行卡上。
济南公积金的提取方式多样,包括官网提取、微信提取、APP提取以及现场提取。官网提取流程较为复杂,需先注册并登录网上办事大厅,填写个人信息及设置密码,登录成功后进入提取预约及签约页面,选择“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本市提取”原因,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。审核通过后,资金将通过银行转账到您的银行卡上。
其中,最为常见的提取方式是一次性提取,也就是说,离职当月或者离职后下个月,就可以将个人公积金账户中的所有资金一次性提取出来。此外,还可以选择部分提取,这个提取方法是将个人公积金账户中的部分资金提取出来,而剩余的部分仍留存在账户中。
办理条件: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济南,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,提取后将全额款项并注销住房公积金账户。办理材料:提取公积金时,需提交提取人的身份证,若身份证件为《外国人永久居住证》、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》或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》,则需提供相应的有效证件。
法律主观:济南市公积金提取方法:离职、退休提取从原单位离职后,公积金处于封存或即将封存状态,可以通过此方式全额提取。租房提取公积金在职职工,公积金处于正常缴存状态,可以通过租房形式提取公积金。建造、大修自住房提取购买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的,可以通过此方式提取公积金。
济南公积金离职提取条件
1、办理条件: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济南,可申请提取公积金。可全额提取,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。办理材料:(一)身份证明材料: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,应提供提取人的身份证。
2、办理条件:职工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济南,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,提取后将全额款项并注销住房公积金账户。办理材料:提取公积金时,需提交提取人的身份证,若身份证件为《外国人永久居住证》、《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》或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》,则需提供相应的有效证件。
3、一次性提取公积金的条件包括多种情形,具体情况如下:失业或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满两年,并且男性达到50周岁,女性达到45周岁的;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且已离开济南的;定居海外或境外的;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退休的;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;因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。
4、提取条件:职工失业两年以上,或男性年满50周岁、女性年满45周岁,方可提取公积金。提取时,需支付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存储本金及利息,并同时注销其住房公积金账户。
5、根据济南本地宝查询得知,条件如下:失业或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两年以上,且男性年满50周岁、女性年满45周岁的。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济南的。出国(境)定居的。正式退休的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,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。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。
济南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
1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,提取人或代办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公积金中心办理审核手续。公积金中心审核通过后,提取人能够提供本人在公积金缴存银行同行结算账户的,可在公积金中心窗口办理提取支付手续;如不能提供,可持公积金中心出具的《住房公积金支款凭证》到缴存银行办理提取支付手续。
2、济南公积金的提取方式多样,包括官网提取、微信提取、APP提取以及现场提取。官网提取流程较为复杂,需先注册并登录网上办事大厅,填写个人信息及设置密码,登录成功后进入提取预约及签约页面,选择“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本市提取”原因,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。审核通过后,资金将通过银行转账到您的银行卡上。
3、济南住房公积金提取授权委托书可以在相关网站下载,或前往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取。提取手续办理完成后,提取人将获得全额公积金款项,并注销其住房公积金账户。
济南公积金辞职多久
1、在济南,离职后提取公积金的时间一般是提前在办理离职手续时,通过填写《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表》进行申请,再根据所选择的提取方式和具体情况通常需要经过 5~10 个工作日才能办理完成。
2、济南公积金辞职后可立即提取,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。在济南,公积金的提取政策较为灵活。对于因辞职而需要提取公积金的情况,没有规定必须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后才能提取。只要符合相关条件,离职后即可马上申请提取公积金。这样可以确保个人资金及时得到周转,减轻经济压力。
3、根据济南本地宝查询得知,条件如下:失业或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两年以上,且男性年满50周岁、女性年满45周岁的。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并离开济南的。出国(境)定居的。正式退休的。完全丧失劳动能力,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。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。